详询的分析下全自动小瓶水灌装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过程
(一)安装环境要求
场地选择
全自动小瓶水灌装生产线应安装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空气的影响。潮湿的环境可能导致电气元件受潮损坏,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场地应平整、坚固,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振动。地面不平整可能会使设备产生晃动,影响灌装精度和设备的寿命。
空间布局
根据生产线的规模和工艺流程,合理规划设备的摆放位置,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顺畅,物料输送管道和电缆布置整齐、有序,便于操作和维护。
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设备的检修、维护和物料的存放,避免设备周围堆放杂物,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和设备的散热。
(二)设备安装步骤
主体设备安装
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书,将灌装机、理瓶机、洗瓶机、旋盖机等主体设备依次放置在预定的位置上,使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地面上,确保设备的稳定性。
调整各设备的水平度,使其达到设备要求的精度。水平度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,影响灌装效果和设备的寿命。
管道连接
根据工艺流程,连接好物料输送管道、压缩空气管道、冷却水管道等。确保管道连接紧密,无泄漏现象。在连接管道时,应注意管道的走向和坡度,避免出现积水或气体堵塞的情况。
电气连接
由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按照电气原理图,将设备的电源线、控制线等连接到相应的电气柜和控制台上。连接完成后,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接地电阻测试,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。
(三)设备调试
单机调试
分别对各个单机设备进行调试,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、传动系统的灵活性、灌装头的密封性等。在调试过程中,注意观察设备是否有异常振动、噪声和发热现象,如有问题应及时停机检查并排除。
调整灌装机的灌装量和灌装速度,使其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。灌装量的调整可以通过调节灌装头的阀门开度或活塞行程来实现,灌装速度的调整则可以通过变频器改变电机的转速来完成。
联机调试
在单机调试正常后,进行联机调试。启动整条生产线,观察物料在各设备之间的输送是否顺畅,各设备的协同工作是否正常。检查洗瓶机的清洗效果、灌装机的灌装精度、旋盖机的旋盖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。
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,检查各传感器、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确,PLC程序是否能够正常运行。通过人机界面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,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化生产。
二、操作规范
(一)开机前准备
检查设备
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、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、管道是否有泄漏、电气系统是否正常等。
检查物料的供应情况,确保原水箱或储液罐中有足够的水或其他液体,并且水质符合生产要求。同时,检查包装材料的供应情况,如瓶子、盖子等是否充足。
清洁卫生
对设备的表面、灌装头、输送带等部位进行清洁,去除灰尘、杂物和残留的物料。特别是灌装头和管道内部,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细菌滋生,影响产品质量。
检查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,要求操作人员穿戴干净的工作服、工作帽和口罩,洗手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域。
(二)开机操作
启动顺序
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,依次启动空压机、水泵、制冷机等辅助设备,待各项参数稳定后,再启动灌装机、理瓶机、洗瓶机等主机设备。启动过程中,应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,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。
参数设置
根据生产任务和产品要求,在人机界面上设置好设备的运行参数,如灌装量、灌装速度、瓶子规格、旋盖扭矩等。参数设置应准确无误,避免因参数错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故障。
运行监控
在设备运行过程中,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,通过观察窗或监控系统查看物料的灌装情况、瓶子的输送情况以及各设备的运行参数。如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,如调整设备参数、清理堵塞部位或停机维修。
(三)关机操作
停止顺序
生产结束后,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依次停止各设备的运行。先停止主机设备的运行,待物料输送完毕后,再停止辅助设备的运行。
排空物料
将灌装机内的剩余物料排空,清洗灌装头和管道,防止物料残留变质。同时,将原水箱或储液罐中的剩余液体排放干净,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。
设备清洁
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,包括设备的表面、内部部件、输送带等。清洁时,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,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。清洁完成后,将设备擦拭干净,保持设备的干燥和整洁。
